泛彼无垠——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书法精品展
发布时间:2024-08-15 15:49:30
本展是新馆落成后首次以院藏书法为主题的展览。作为庆祝新址落成的系列藏品展之一,展览精心遴选出94件套院藏书法作品(实物154件),包含16件一级文物,28件二级文物。其中包括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陈献章、董其昌、王铎、傅山、邓石如、吴让之、康有为、于右任等历代名家,其中不乏与广东地区息息相关的名家。
本次展览以“唐人写经”、“明代书法”、“清代书法”、“近现代书法”四个单元呈现。展出作品创作年代跨度长,形式多样,篆、隶、草、楷、行五体俱全,文辞内容丰富,涉及佛教经典、诗文词赋、文房楹联、往来书信、书评画论等内容。“唐人写经”单元通过不同风格的经文作品,体现出唐代楷书在风格上或是严谨缜密,秉承“尚法”之习,用笔刚劲峻拔又不失丰腴;或是楷中带行,略具洒脱之意,熔雄健与飘逸于一炉。同时也展示了唐代经文抄写与书法艺术、佛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让人近距离感受千年前古人的书写状态。“明代书法”单元聚焦于明代中后期书法艺术的繁荣景象,特别是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的书脉传承及明代后期“帖学正统”和“帖学新风”的并蓄发展,展现明代书坛的地域特色与名家风采。“清代书法”单元通过清代前、中、后三个时期的书法作品,展示帖学与碑学之间的起伏与融合,呈现出清代书法艺术的独特风貌与变革历程,大批碑学派书家的作品使人仿佛置身那个碑学推向顶峰的时期。“近现代书法”单元以“近代书法”和“现代书法”为主,近代书法的变化,主要还是在于碑帖之间的此消彼长。现代书法则呈现出一个多元并存的新格局。
历代众多名家书法佳作齐聚一堂。此次展览的重点藏品包括唐佚名《佛说济诸方等学经》、祝允明《草书怀知诗卷》、唐寅《行书题松崖图诗》、王铎《草书杜甫秋兴诗卷》、金农《楷书诗文》、康有为《行书五言联》以及沙孟海《行草书王安石题齐安壁诗》等。展览作品风格各异,从豪迈古韵到自然出新,无不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它们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
《楷书佛说济诸方等学经(残卷)》(局部) 佚名
纸本 24.5cm×376cm 容庚先生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楷书节录妙法莲华经》 (局部) 佚名
纸本 24.6cm×203cm 容庚先生捐赠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楷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残卷)》佚名
纸本 24cm×92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行书题松崖图诗》唐寅
纸本 16cm×47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行草书怀知诗》(局部)祝允明
纸本 34.4cm×1116.2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篆书七言联》吴让之
纸本 138cm×33.5cm×2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行书五言联》康有为
纸本 177cm×46.5cm×2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隶书七言联》饶宗颐
纸本 230cm×49cm×2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