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9:52
中国古代的画派大略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传派,另一种是地域流派。
所谓艺术传派,是因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开派者创造性的画风,引起了无数追随者的学习,主宰了这一派的风格。例如湖州竹派、浙派等。
所谓地域流派,是因思想、风格和创作条件相近而形成的区域艺术圈。流派中往往不只一名代表人物,若干代表画家的风格既有一致性,又各擅胜场。例如吴门画派、新安画派、海上画派等。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地域性画派的兴起和昌盛,这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自觉不无关系。因而,从画派形成与兴衰的角度考察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地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和交融性。画派的兴衰还往往伴随着技法的创新、审美风尚的变迁和新思想的萌动,是考察中国美术流变的主要角度。
我院收藏的古代画派作品较成系列的有湖州竹派、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娄东画派、虞山画派、常州画派、新安画派(含黄山画派 )、金陵画派、扬州画派、丹徒画派、海上画派等。这些画派虽多为地域画派,但影响并不限于一隅,各地从学者众多。本次展览,我们还会特别关注这些画派对岭南画家的深刻影响,由此勾勒出岭南美术的发展脉络。
清 金农 《竹石寒梅图轴》1750年作 纸本水墨 132×31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李方膺 《苍松怪石图轴》1753年作 纸本设色 160×74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李鱓 《风雨蕉竹图轴》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水墨 126 ×62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潘恭寿 《溪山高隐图轴》约1789年作 纸本设色 170×48.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张崟 《临沈周山水图轴》1827年作 纸本设色 166×39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虚谷 《梅鹤图轴》1894年作 纸本设色 179×47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 《蟠桃图轴》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设色 146×80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任伯年 《古柏图轴》创作年份不详 纸本设色 183×81.5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清 吴昌硕 《藤萝图轴》1920年作 纸本设色 129×33cm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