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
当前位置:首页 〉展览 〉展出信息

解密达芬奇——跨时空科技与艺术重现

发布时间:2024-12-20 11:26:46

列奥纳多·达·芬奇,作为一个不受时空束缚、享誉国际盛名的符号,他让我们联想更多的是一位幸运的天才型选手,是人类的天之骄子,是像普罗米修斯、诸葛孔明般的先知,却不知道他也有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和众多的我们一样,出生于相对平凡的家庭,兴趣广泛但做事也会拖延、三分钟热度...尽管如此,也不能阻挡这位成长型“斜杠青年”十年如一日地探索着这个世界。如果一定要说他拥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那就是他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所有关于他广为流传津津乐道的作品,无论是《最后的晚餐》还是《蒙娜丽莎》,仅仅是他博学全才的冰山一角: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S.T.E.A.M),这些被专业划分的领域,可能对达·芬奇来说只是知识海洋里的通识,是可以任意提供创作的颜料和素材,是满足对自然世界无边界探索的工具。在他一生的实践创造当中,无一不是理性与感性、科技与艺术跨学科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是影响后世当之无愧的跨界之王。

本次展览由意大利拥有25年达·芬奇研究经验的马里奥·塔代伊教授与国际团队精心策划,通过整理达·芬奇海量手稿古籍研究以及相关展品的修复与重建,并将其底蕴与中国古代发明智慧关联结合,为我们呈现更全面的达·芬奇综合创作及理念的重要成果:珍品手稿与古籍、机器与飞行装置、艺术品修复与乐器、中西互鉴工程与发明、数字重塑科技互动、博物馆情景式公教体验等。

此外,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以及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携手意大利达芬奇学院及广州艺数科技公司亮相达·芬奇全球首发14米大型飞鹰飞行器、《最后的晚餐》数字修复与重建场景等重要展品科创展,同时以寓教于乐为核心,旨在把文化艺术与科技教育连接起来,发起一系列关于达·芬奇主题的大湾区共融共创、全国文创创意、科创手稿征稿等公教活动体验,在广大观众的参与和见证下,更深入了解达·芬奇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价值理念,激励着我们与新生代共同发掘自我价值、探索未知领域。

就让我们带上这份好奇与热情,一起“解密”达·芬奇丰盛且无边界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