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
当前位置:首页 〉展览 〉展出信息

新田园主义•王见写意——从心像到图像

发布时间:2024-03-25 11:09:15


本次展览以“前现代艺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三部分呈现,分别传达“守望家园——历史的传承与创新”、“游园惊梦——解构的开放与重构的兼容”、“田园自在——我心悠悠”三个主题。展览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与哲思,针对目前社会消费至上和浮躁的功利主义提出“新田园主义”的审美观念,强调崇尚自然,崇尚山水田园的中国文化艺术传统,意在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前言

心的图像

谢云

(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写于1990年)

小斋独坐,流连在青年书法家王见书迹上,如见其人。激扬其笔,依恋灵逸,充满冲动,展示一种青春活力。一种挑战,一种光晕,招引我颔首览读之。这是崇尚节奏造型美的新体书迹属,贬褒不可轻率为辞。

爱不是无缘无故的。追求空灵逸气,这也是审美的境界。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往往扑朔迷离,读者倘非在近似的思维状态中(特别是心灵感受中)则很难心领神会之。作者以全身心抱笔从艺,透悟中国本体哲思之求。回归到“澄怀味象”的审美掌握;如果说这是古代思想家以全身心掌握“穷天人之际”那种特重感受、感悟、灵感的思维方法,对艺术说明人生的深究之用的继承和承认,那么实不必讳言王见在书艺神理上的创美追求了。

在天与人间有某种同构关系或相互感应关系的思悟。表现在书艺上(及其他艺术)的悟性之用——美学范畴的审美情趣的深层追求,这确是当前新一代的书体创造之盛。王见在哲思艺思上的深涉融会,力求大慧运思之构是应称善的,预示着更加丰饶的收获在前面。努力吧,让书艺的光晕在你心灵的广袤里,留驻美的雅求和梦想,将心的图像流于笔下。

 

见王见

林墉

(学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前主席/写于1992年)

见了王见书艺作品,乍一见,不见字,只见人,这人,就是王见自己!我不知道王见见不见到过自己,倘未见,我说,见见这些字,十足如镜般地是王见!书艺写的是字,这字,是人人见得的。因而在这范畴中谈新旧,论创造,其实只是不见圈外人的圈中见,字毕竟是人人都在写且又是日常常见的平常物。这么说,是说书艺要写到令人瞩目的称许,要在这平常物中作出可赞叹的所在,谈何容易!做何容易!因而,能把书写升华为艺术而不沉沦为字体复印机,难!我看,法度这绳索是王见脚下的钢丝,他灵动地在玩耍着,尽情尽兴,几近淋漓。这与拿法度这绳索来绑人的书霸书鬼比,其真,其雅,其醇,莫与言矣!王见所书,实实在在是书写的艺术,故称以书艺。至于书法,只在王见手中、笔下,毋须言之。王见书写之所以是艺术,正因为王见书写中灼灼有其人在!书艺是小门类,但却需要大力气,这大,是指心胸,蕴养,气势,学识,都要见得大,能纳大于小的,是上乘。见王见书艺,确有大品味,飒飒大风如闻!噫,时下此道式微,营营者虽有,耿耿者尤稀,能耐寂寞者更少。故,王见,王见,见难不见,见苦不见,心眼只见大慈悲,笔下方见大境界,是乃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