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从对象生——黎雄才写生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1-06-09 14:47:02
写生,是指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式。写生之法在中国古已有之。但到了清末,占据画坛主流的文人画不重形似的思想导致了轻视写生之风的泛滥。清末民初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学者认为,这种风气的泛滥导致了当时中国画的衰落。在20世纪初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西方绘画中的写实主义被视为中国画改良的一剂良药。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式写生被引入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产生于这一进程中、以“艺术革命”为旗帜的岭南画派对写生的态度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黎雄才(1913—2001)始终坚定地践行“师法自然”的绘画主张,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进行了大量的写生活动。他的创作与写生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达到真实再现客观自然的目的,其山水画大都直接源自写生或以写生为基础。这种创作方法,他毕生也不曾放弃。
在黎雄才的一生中,重要的写生经历包括: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积极写生,尤以对松树的写生为最,为其未来创作“黎家松”样式作品奠定了基础;40年代在西南、西北写生,他饱览山川之胜,逐渐摆脱早期受日本画“朦胧体”影响而形成的精致飘渺的风格,建立起具有沉雄朴茂个人特色的笔墨范式;50至60年代在南方写生,使他的个人风格更趋成熟,他在写生的基础上,以超乎寻常的描写复杂场景的能力,创作出大批反映新时代的作品,笔法劲健,气势宏阔,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崭新的艺术境界。
由此可见,写生的经历对黎雄才绘画风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留下的丰硕成果,不仅记录了画家走遍千山万水的历程,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展示写生在黎雄才艺术生涯中的意义,我们举办了这次黎雄才写生作品展。本次展览的作品不仅有广州艺术博物院珍藏的黎雄才写生作品以及根据写生作品创作的国画作品,同时还辅以岭南画派纪念馆提供的辅助陈列资料,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黎雄才在写生过程中如何按不同的对象寻求不同的表现方法,最终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