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馆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名人馆 〉名人馆介绍
  • 生平介绍
  • 年表
  • 作品精选

  以著名画家关山月名字命名的艺术陈列馆,定期陈列关山月历年创作的中国书画、画稿,以及相关历史文献等(大部分为关山月捐赠),并举办其他藏品展览。
??? 关山月(1912—2000),广东阳江人。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通过雄健恣肆的笔墨和酣畅淋漓的色彩,创造出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体现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展厅设计通过各种清新、明快的装饰手法透露出岭南艺术的气息,同时还穿插设置了不同形体的建筑装饰以象征“关山月”姓名中三种事物的意象。在陈列内容方面,将展品按关山月一生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进行排列,分为“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五大部分,从而全面展现了关山月一生的艺术发展轨迹。近年来,专业人员根据藏品特色策划了“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山水画专题展”“造化天工——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关山月作品展”      
  “江山教我图——关山月百年诞辰山水画展”等专题性展览,让公众深入了解关山月的艺术特点。并与深圳关山月艺术馆举办交流展览,实现藏品资源互补。同时,积极推介关山月艺术,先后与中国美术馆、甘肃省博物馆、天水博物馆、岭南画派纪念馆等机构合作举办关山月大型艺术展览。

    1912  壬子  
    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日),生于广东省阳江县(今阳江市)埠场镇那蓬乡果园村一个小学教师家庭,小名关应新。

    1918  戊午  6岁
    在乡间私塾读书。

    1920  庚申  8岁
    在阳江溪头小学读初小。

    1923  癸亥  11岁
    转到阳江织篢奋兴小学读初小,改学名为关泽霈。课余临摹《芥子园画谱》。

    1925  乙丑  13岁
    在阳江平岗小学读高小。假期随兄长及堂叔学画炭像。

    1928  戊辰  16岁
    入阳江师范学校读初中。

    1931  辛未  19岁
    考入广州市立师范学校。课余参加抗日宣传,画抗日宣传画。以“子云”为笔名在阳江举办画展。

    1933  癸酉  21岁
    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毕业,在广州市立第九十三小学任教。业余坚持学画。

    1935  乙亥  23岁
    与李小平(秋璜)结婚。

    1936  丙子  24岁
    入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画,由高剑父改名为关山月。

    1937  丁丑  25岁
    抗日战争爆发,因九十三小学停办而失业,寄宿春睡画院。

    1938  戊寅  26岁
    夏,随高剑父赴广东四会写生,创作《南瓜》联屏。10月,广州为日军所沦陷,辗转逃难到澳门,随高剑父寄居澳门望厦普济禅院,创作抗战画。

    1939  己卯  27岁
    在澳门写生并临摹日本画册《百鸟图》,创作《从城市撤退》、《三灶岛外所见》、《渔民之劫》等抗战画。6月,参加“春睡画院留澳同人画展”。7月,参加由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办的“春睡画院十人展”。

    1940  庚辰  28岁
    1月,在澳门濠江中学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抗战画展”。其后转到香港展出。2月,创作《中山难民》。作品《渔民之劫》、《三灶岛外所见》、《南瓜》、《渔娃》参加苏联主办的“中国美术展览”。从澳门回广东韶关,举办“抗战画展”。其后转到广西桂林展出。

    1941  辛巳  29岁
    4月,在桂林举办第二次画展,展品全是到桂林后的新作。秋,创作《漓江百里图》。赴成都、重庆和贵阳举办“抗战画展”。

    1942  壬午  30岁
    先后赴成都、四川乐山、重庆举办画展。

    1943  癸未  31岁
    在重庆举办“西北风景写生画展”。与李小平、赵望云和张振铎同赴西北旅行写生,曾在西安、兰州等地举办画展。沿河西走廊、嘉峪关和祁连山赴敦煌莫高窟观摩研究古代佛教艺术,临摹壁画80余幅。创作《黄河冰桥》。

    1944  甲申  32岁
    春,偕夫人从兰州入青海写生。夏,重返成都,整理写生素材,从事创作。期间创作《塞外驼铃》、《鞭马图》、《蒙民游牧图》、《祁连放牧》、《今日之教授生活》、《铁蹄下的孤寡》。冬,在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

    1945  乙酉  33岁
    在成都、重庆举办“西南、西北纪游画展”,展出西南、西北写生画稿和敦煌壁画临稿。8月,抗日战争胜利。秋,偕夫人登四川峨眉山,溯岷江下渝州。在重庆举办“西北写生画展”。

    1946  丙戌  34岁
    夏,回广州。任教于南中美术专科学校。在广东省文献馆举办“西南、西北纪游画展”。作品《祁连放牧》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在巴黎举办的教育展览。

    1947  丁亥  35岁
    7月,赴南洋等地游历写生,并与王兰若在泰国曼谷、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联合举办画展。游历南洋期间创作了《椰林集市》、《印度姑娘》、《泰国佛塔》、《浴罢》等作品,以及写生稿300多幅。

    1948  戊子  36岁
    1月,从南洋回广州,任广州市立艺术专门学校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与高剑父、陈树人、黎葛民、赵少昂、杨善深在广东省民众教育馆和香港举办联合画展。当选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在香港、上海举办西北、西南和南洋写生画展。8月,在上海出版《西南、西北纪游画集》和《南洋纪游写生画集》。

    1949  己丑  37岁
    5月,赴香港参加“人间画会”活动。在香港报纸上发表描绘香港平民生活百态的速写和针砭时弊的漫画。为谷柳小说《虾球传》创作连环画,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为革命作家江萍长篇小说《马骝精》创作连环画,并在报纸上连载。7月,被推选为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代表,其作品《春耕》参加了大会举办的“艺术作品展览会”(该展览也被称为“第一届全国美展”)。11月,在香港与“人间画会”的同人张光宇、王琦、黄茅、廖冰兄、阳太阳、黄新波等合作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巨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回到广州后,还将该画作悬挂在广州的爱群大厦,庆祝广州解放。

    1950  庚寅  38岁
    任广州华南文学艺术学院教授兼艺术部副部长、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美术家协会常委。11月,带学生赴广东宝安参加土改运动。

    1951  辛卯  39岁

     带学生赴广东宝安参加土改运动。创作连环画《欧秀妹义擒匪夫》。


    1953  癸巳  41岁
    赴武汉,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副校长兼附中校长。

    1954  甲午  42岁
    6月至7月回广东闸坡、广州写生。秋,创作《新开发的公路》。12月,在北京颐和园等地写生。发表《论国画的现实主义》。

    1955  乙未  43岁
    4月,赴广东南湾水库工地深入生活。5月,参加中国美协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6月,到山东青岛写生。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1956  丙申  44岁
    2月,参加赴朝鲜慰问团。春,创作《一天的战果》,获湖北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4月,到杭州写生。7月,作品《问路》、《又一个桥墩修出水面》、《和平保卫者》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8月,应邀赴波兰访问,作《肖邦故居》、《陶瓷艺人》等60余幅写生。在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内举办观摩展。9月,参观苏联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Tretjakov)美术馆。

    1957  丁酉  45岁
    4月至5月到湖南醴陵南桥乡、南岳衡山写生60余幅。参观鄂北水利工地。

    1958  戊戌  46岁
    5月,带学生到湖北武钢写生。创作长卷《山村跃进图》。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至广州,成立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附中校长。11月,被派往欧洲,主持“中国近百年绘画展览”。作品《山村跃进图》参加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览”。

    1959  己亥  47岁
    2月,应邀以“齐白石的艺术特点”为题,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eco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讲学,并参观巴黎卢浮宫等博物馆。5月,受命与傅抱石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合作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6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艺术的堕落——游欧杂谈》。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关山月画集》。任广州国画院(广东画院前身)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建国10周年创作《万古长青》,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在《美术》第4期发表《巴黎书简》。

    1960  庚子  48岁
    4月,带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生到湛江堵海工地劳动3个月,归来后与师生合作大型国画联屏《向海洋宣战》。6月,作品《万古长青》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7月,中国美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被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
     
    1961  辛丑  49岁
    6月,与傅抱石赴东北写生,先后到长春、延边、沈阳、牡丹江、长白山、镜泊湖、抚顺、鞍山等地,全程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纪录片。创作《煤都》、《林海》等60余幅作品,并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当选为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11月22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有关中国画基本训练的几个问题》。

    1962  壬寅  50岁
    夏,赴江西井冈山、瑞金、阳江闸坡渔港等地写生。创作《疾风知劲草》、《瑞鹤图》、《山雨欲来》等作品。作品《新开发的公路》、《榕荫渡口》参加“第三届全国美展”,其中《新开发的公路》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3  癸卯  51岁
    3月,到广东汕尾渔港等地写生。被中央文化部批准为二级教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在《羊城晚报》、《光明日报》发表《论国画的“继承”问题》。创作《渔歌》、《纺线图》、《快马加鞭未下鞍》。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选》。创作《听毛主席的话》,该作品12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办的“社会主义好美术展览会”。

    1964  甲辰  52岁
    与黄新波、方人定、余本赴山西大同、恒山、雁门关等地写生,创作《春到雁门》。12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关山月作品选集》。

    1965  乙巳  53岁
    “文艺整风运动”开始,到广东阳春参加“四清”运动。

    1966  丙午  54岁
    “文化大革命”开始,被揪斗,下放“干校”,不准作画。

    1971  辛亥  59岁
    7月,从“干校”返广州,会见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之一宫川寅雄。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副主任。赴广东茂名、博贺港、海南岛等地写生。

    1972  壬子  60岁
    8月,受外交部委托,赴北京为中国驻外国使馆作画约半年。创作《朱砂冲哨口》。作品《林区晨曲》、《南方油城》参加“广东美术摄影展览会”。

    1973  癸丑  61岁
    三次到广东阳江、博贺、雷州半岛林带体验生活、写生,创作《绿色长城》两幅。10月,作品《绿色长城》参加国务院文化组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其后一幅为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收藏,另一幅为广东迎宾馆收藏)。创作《俏不争春》、《星火燎原》等作品。

    1974  甲寅  62岁
    1月,完成《长城内外尽朝晖》。2月,作品《长城内外尽朝晖》与《朱砂冲哨口》参加“广东省国画、版画、连环画展览”。赴新疆体验生活,为乌鲁木齐机场创作《天山牧歌》(另一幅为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收藏)。其后该作品参加国务院文化组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为联合国中国厅创作《报春图》。作品《俏不争春》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率中国美术代表团赴越南访问。作品《山村任点装》参加“广东美术作品展览”。再创作一幅《绿色长城》(其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5 乙卯  63岁
    到江苏苏州、浙江杭州、湖南韶山等地写生,创作《韶山青松》、《油龙出海》等作品。

    1976  丙辰  64岁
    3月,赴日本访问,并会见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东山魁夷和宫川寅雄等。5月,东山魁夷夫妇访问中国,陪同其游漓江并作画。会见美国画家史文森。10月,为庆祝打倒“四人帮”,创作《松梅颂》。

    1977  丁巳  65岁
    在北京会见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5月,接受毛主席纪念堂创作任务,与黎雄才、蔡迪支、陈洞庭等到南昌、韶山、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等地写生,创作巨幅国画作品《革命摇篮井冈山》和《井冈山颂》。8月,偕夫人到黄山写生,创作《雨后黄山》。作品《牧羊图》刊于日本《世界美术》。

    1978  戊午  66岁
    广东画院恢复,任院长。作品《井冈山罗浮水库》、《红土育新苗》、《革命摇篮井冈山》(创作草图)、《雨后山更青》参加“广东画院习作展览”。春,与黎雄才赴粤北小北江写生。秋,与黎雄才、陈洞庭同赴青海,到龙羊峡、嘉峪关、敦煌、阳关、长江三峡游览写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创作《山高水长》。《井冈山》获广东省美术作品二等奖。

    1979  己未  67岁
    春,创作《戈壁绿洲》。作品《龙羊峡》参加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并获三等奖。9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关山月画集》。10月,在广州会见平山郁夫。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0  庚申  68岁
    当选为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主席。为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风怒松声卷翠涛》。5月,与黎雄才、余本等同赴香港访问,并会见赵少昂、杨善深。6月,创作《江峡图卷》。8月,与广东画院画家到鼎湖山写生,创作《雨后云山》、《鼎湖飞瀑》等组画。在北京、长沙举办“关山月画展”。

    1981  辛酉  69岁
    1月和4月,分别在广州、成都举办“关山月画展”。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学位考试委员会校外委员。5月,赴香港参加学位评定工作,会见黄君璧,并拜谒高剑父墓。夏,在广东南湖完成《漠阳诗笺》。创作《风雨千秋泰岳松》。10月,创作《长河颂》,该作品参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二等奖。同月,四首《感怀》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11月1日,北京中国画研究院成立,担任院务委员。为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创作《江南塞北天边雁》。

    1982  壬戌  70岁
    10月,赴日本东京、大阪举办“中国画坛的巨匠关山月画展”, 并出版画册,会见东山魁夷、平山郁夫和宫川寅雄,并赴华严瀑写生。作品《俏不争春》被日本《读卖新闻》推许为世界名画。为纪念中日建交10周年,中国发行一套关山月梅花作品的邮票。为深圳美术馆创作《梅花香自苦寒来》。

    1983  癸亥  71岁
    3月,赴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举办“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合作画展”。其间与张大千、赵少昂、林文杰合作《梅兰竹芝》,并在《人民画报》发表。12月,赴海南岛写生,创作《碧浪涌南天》。创作《秋溪放筏》。作品《鼎湖组画》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一等奖。

    1984  甲子  72岁
    3月,为深圳市博物馆创作《一笑千家暖》。10月,应邀赴美国贝勒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哈佛大学和柏克莱大学讲学,并在洛杉矶等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参观访问,创作《太平洋彼岸》。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作品集《井冈山》。作品《碧浪涌南天》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荣誉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  乙丑  73岁
    5月,应邀与黎雄才赴澳大利亚悉尼美术馆举办“关山月、黎雄才画展”。6月,赴新加坡、泰国参加“新粤乙丑端午诗人节雅集”文化交流活动。率中国美术代表团赴朝鲜访问。9月,为深圳美术节题字,并到深圳参加“深圳美术节”活动。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副主席。

    1986  丙寅  74岁
    9月,赴新加坡国家艺术博物馆举办“关山月教授画展”,同时出版《关山月画选》,期间赴新加坡锡金岛游览写生。创作《万壑争流》。

    1987  丁卯  75岁
    8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国画《国香赞》。11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合作画选》。在广东画院举办“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合作画展”。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特别奖。被美国加州长堤州立大学授予“荣誉艺术大师”称号。

    1988  戊辰  76岁
    5月,与黎雄才带领广东画院部分画家到广东龙门南昆山写生,创作《在山泉水清》。9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参观广东画院,将其扇面梅花一幅馈赠李光耀。10月,创作《行云流水醉秋山》。同月,在广东画院举办“关山月近作展”,展出80年代以来创作的作品。11月,接受印度电视台采访并拍摄电视片。

    1989  己巳  77岁
    6月,创作《榕荫曲》。8月,创作《乡土情》。9月,创作《巨榕红棉赞》,并为北京天安门城楼创作《大地回春》。同月,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记录片《关山月的画与话》。

    1990  庚午  78岁
    春,创作《源流颂》。5月,应邀参加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著名画家访日团访问日本,会见东山魁夷和平山郁夫。8月,创作《九十年代第一春》。10月,赴美国旧金山参加南海艺术中心开幕式,并到加利福尼亚州风景区和尼亚加拉大瀑布写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情满关山——关山月传》(关振东著)。广州美术学院设立“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基金”。

    1991  辛未  79岁
    3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关山月(八十年代作品集)》。同月,台北淑馨出版社出版《关山月画辑·第一集(乡土情)》。5月,应邀在美国纽约举办“关山月旅美写生画展”,并由纽约东方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关山月旅美写生画集》,将全部收入捐献给中国美术家协会设立“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创作奖励基金”。6月,在台湾省立美术馆举办“关山月八十回顾展”,并出版《关山月八十回顾展》画册。7月,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关山月论画》。同月,游览漓江,创作《漓江百里春》。9月,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关山月临摹敦煌壁画》。10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关山月从艺六十周年研讨会”。同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万里行踪——关山月写生选集第一辑·革命圣地》。12月,与黎雄才等赴新加坡举办“中国岭南画派六人画展”。

    1992  壬申  80岁
    2月,接受汕头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3月,赴西沙群岛写生,创作《云龙卧海疆》、《南海荫绿洲》等作品。5月,创作《绿源赞》。同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万里行踪——关山月写生选集第二辑·洲际行》。同月,澳门出版社出版《关山月传》(关振东著)。9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万里行踪——关山月写生选集第三辑·从生活中来》、《万里行踪——关山月写生选集第四辑·祖国大地(一)》、《万里行踪——关山月写生选集第五辑·祖国大地(二)》。10月,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关山月近作展”。11月,在香港沙田大会堂举办“关山月近作展”。台湾国风出版社出版《关山月画辑·第二集(山河颂)》。

    1993  癸酉  81岁
    5月,赴福州参加“广东画院作品展”,并赴武夷山、厦门、泉州和惠安写生,创作《漂游伴水声》。6月,创作《白浪涌绿波》。10月,赴北京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百名书画家笔会”。11月,被广州美术学院授予终身教授职衔。

    1994  甲戌  82岁
    3月,深圳市政府决定兴建“关山月美术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关山月近作展”,并由台湾国风出版社出版《关山月近作选》。4月,赴黄河壶口和秦岭写生,创作《黄河魂》、《壶口观瀑》、《黄陵古柏》。6月,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司徒奇、黎雄才、关山月·春睡画院三友画展”,并出版《司徒奇、黎雄才、关山月·春睡画院三友作品集》。7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关山月画梅》(徐中敏编)。秋,创作《南山春晓》。为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创作大型国画《轻舟已过万重山》。

    1995  乙亥  83岁
    1月,关山月美术馆在深圳奠基。5月,赴印度尼西亚访问。6月,为全国政协礼堂创作《黄河颂》。12月,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荣宝斋画谱·关山月写意山水部分》,分别在广州美术学院和深圳举办“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关山月前瞻回顾作品展”。
     
    1996  丙子  84岁
    1月,创作《绿荫庇山泉》。4月,在澳门中华总商会举办“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关山月前瞻回顾作品展”。6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关山月》。11月,到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被选为文联名誉委员。

    1997  丁丑  85岁
    1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关山月》。同月,创作《香港回归梅报春》。同月,捐赠813幅作品和文献资料给深圳市人民政府。6月,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落成,并举办“关山月先生捐赠作品展”。同月,由关山月美术馆编,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关山月作品集》、《关山月研究》、《关山月诗选——情意篇》、《关山月传》(关振东著)、《国画大师关山月》(摄影集)。9月,将5件作品捐赠给广东美术馆。11月,将145件作品捐赠给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并举办捐赠作品展。同月,赴加拿大主持“中国二十世纪名家国画展”。

    1998  戊寅  86岁
    4月,为北京中南海创作大型国画《源流颂》。5月,赴湖南张家界写生,创作《张家界风光》长卷2幅。6月,为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赴香港举办“关山月书画作品展”,并出版画集。9月,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编辑出版《关山月写生集·西南山水写生》、《关山月作品》。赴北京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赠《红梅傲雪俏报春》给中央军委抗洪部队。12月,将105件作品捐赠给建设中的广州艺术博物院,由广州艺术博物院设立关山月艺术馆,并先期在广州美术馆举办“关山月捐赠作品展”。回故乡阳江市参加关村小学建校76周年暨“关山月教学楼”落成典礼。

    1999  己卯  87岁
    2月,赴马来西亚访问,创作《绿洲林海荫人间》。同月,海南出版社出版《关山月新作选集》(广东美术馆编)。5月,赴澳门参加高剑父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6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图书馆和广东美术馆举办“关山月近作展(1996—1999)”。8月,赴云南写生。同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关山月、黄知秋、刘炳森诗画集》。10月,赴香港参加高剑父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12月,接受香港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节目主持许戈辉采访。

    2000  庚辰  88岁
    3月,赴澳门参加“司徒奇艺术回顾展”开幕式。4月,海南出版社出版《天香赞——关山月梅花选集》。4月起,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和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关山月梅花艺术展”。7月3日,在广州病逝。同月,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广州艺术博物院珍藏·关山月艺术馆藏品》(翁泽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