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介绍
- 年表
- 作品精选
以著名画家杨之光名字命名的艺术陈列馆,定期陈列杨之光历年创作的中国书画、水彩、素描、速写,以及相关历史文献等(杨之光捐赠),并举办其他藏品展览。
杨之光(1930—),广东揭西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他将中西绘画融为一体,形成明丽轻快的个人风格。其人物画具有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
展厅设计方以明快为特色,其中活页翻动展架是该馆设计的主要亮点。该馆陈列内容方面,将展品按杨之光艺术活动的编年进行排列,分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三大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杨之光的艺术发展轨迹。近年来,在丰富的藏品基础上,专业人员还策划了“杨之光速写专题展”“翩跹舞韵 ——杨之光舞蹈人物画专题展”“杨之光笔下的少数民族群像”“杨之光笔下的劳动者专题画展”等专题性展览,从多角度展示杨之光的艺术。藏品还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等文化机构展出。
-
1930年
10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广东省揭西县。
1943年 13岁
就读于上海世界中学,并向书法家李健学习书法、篆刻。
1948年 19岁
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同时进入南中美术学院向高剑父学习中国画,成为高氏的入室弟子。
19岁
春,赴台湾写生,并在台北市世界书局做临时工,兼以刻印谋生。
20岁
春,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分校中国画科,获得专科毕业证书。
夏,上海安定珂罗版社出版《杨之光画集》。
9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亲自指导。
冬,随叶浅予等赴河南省白沙县临摹出土的宋墓壁画。
23岁
7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8月,参加筹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任教素描、国画、水彩,担任水彩教研组组长。
24岁
春,作品《一辈子第一回》参加“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6岁
作品《一辈子第一回》获武汉市“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文章《关于“一辈子第一回”的创作经过》发表在《武汉市知识青年代表大会专刊》
28岁
1月,下放到湖北省国营周矶农场进行劳动锻炼。
随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南迁广州。
29岁
8月,《长江日报》发表《劳动锻炼的收获——〈雪夜送饭〉创作体会》的文章。
夏,作品《雪夜送饭》获得“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创作《毛主席在农讲所》。为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画插图。
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并先后担任人物画教研组长,中国画系副主任。
32岁
到海南边防部队深入生活,创作了反映海军生活的作品《浴日图》。
33岁
6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举办“杨之光人物画展”。
11月,文章《扭在一起锻炼——国画系人物画科贯彻四写教学的体会》初稿完成。
为于逢长篇小说《金沙洲》作插图六幅。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肖像画选》。
34岁
为艾芜长篇小说《南行记》作插图。
访问湖南的空军部队,创作了一批反映空军生活的作品,其中《夜航》、《空军组画》刊登于《解放军画报》。
36岁
为金敬迈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作插图。
冬,“十年浩劫”开始,被迫终止美术创作及教学活动。
41岁
创作《矿山新兵》,获《人民画报》刊登。
创作《红日照征途》。
42岁
作品《白求恩》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展出。
43岁
创作《激扬文字》(与鸥洋合作)。
全国发行《矿山新兵》邮票。
47岁
10月,“王肇民、杨之光、郭绍纲作品展览”分别在深圳及广州展出。
文章《中国画的工具和用笔》连载于《美术》杂志。
1978年 48岁
到云南写生、创作。
49岁
出席第四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5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人物画法》。
12月,文章《谈谈毛笔人物写生》刊载于广州文艺丛书《中国画人物线描水墨技法经验随笔》。
文章《谈国画“四写”教学》刊登于文化部《艺术教育》第四、第五期。
50岁
5月,上海《艺术世界》(第五期)发表文章《传神阿睹》。
夏,赴宁夏、甘南、新疆等西北地区讲学及写生。
11月,“杨之光西北写生画展”在广州展出。
《花城》第五期刊载了《真正的艺术家——记画家石鲁》一文。
当选为广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51岁
与黄胄合作《春风得意图》。
广东《南风》第九期刊载《根深叶茂与昙花一现——观黄胄作画随感》。
香港《文汇报》刊载《西北记游》一文。
52岁
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水墨写生集》。创作《蒋兆和画像》。
作品《一辈子第一回》参加“法国春季沙龙美展”。
4月,《迎春花》发表文章《学画点滴》。
8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西北写生》画集。
9月,《羊城晚报》发表文章《画像悟道记》及作品《蒋兆和像》。
12月,《南宁晚报》发表文章《新征途中的怀念》。
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53岁
8月,在南京、上海举办学术讲座,讲座主要内容整理为《谈中国画人物画的问题》在《江苏省美术馆年鉴》发表。
“杨之光、鸥洋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54岁
4月,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等地讲学,并为赵少昂、杨善深画像。
作品《儿子》被评为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
“杨之光、鸥洋画展”先后在广州文化公园、香港集古斋等地展出。
55岁
3月,访问印度、尼泊尔等地,进行写生和讲学活动,受到尼泊尔首相接见。
作品《藏族赛马冠军札考》荣获全国体育美展荣誉奖。
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
56岁
2月,花城出版社出版《当代文艺家画像》。随广州诗社代表团访问泰国。
3月,《羊城晚报》发表文章《畅游文艺海洋的精神:访印随笔》。
5月,作品参加“穗、港、澳国画联展”。
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鸥洋画集》。
57岁
8月,被聘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9月,随广东省出口商品展览会工作团赴美国,考察当地美术教育并讲学。
10月,应美国旧金山东方艺术协会邀请,举办学术讲座并现场示范作画。
香港明心出版社出版《杨之光画舞》画集。
58岁
3月,作品参加香港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岭南国画展”。
8月,与夫人鸥洋访问新加坡,并在新加坡豪珍画廊举办“杨之光、鸥洋画展”。
10月,应邀到广西桂林担任第二届桂林山水画大赛的评委工作。
11月,作品参加武汉国际水墨画节。
作品参加日本“亚细亚现代美术大展”。
个人传记收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1987—1988)。
59岁
3月,《南方日报》发表作品《雷锋》。
7月,《杨之光、鸥洋选集》在新加坡出版。
10月,“杨之光水墨个展”先后在台北隔山画馆及台中举办,并出版美术年历。
11月,中国画作品《诚》参加香港“海上云来名家书画展”。
60岁
7月,应美国康州格里菲斯艺术中心(Griffis Art Center)邀请,赴美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先后在美国密苏里州、康州等地讲学。作品《小刀会》参加日本东京“中国现代巨匠绘画展”。
9月,作品《萨马兰奇像》参加“全国体育美展”,并由中国奥委会赠送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
10月,作品《水仙》、《凌宵岩》等参加“韩国90现代中国画代表作家展”。辞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职务退休。
12月,在美国康州格里菲斯艺术中心(Griffis Art Center)举办第一次“访美新作展”。作品《石鲁像》被美国康州学院收藏。
个人传记收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1989—1990)。
61岁
2月,在美国纽约孔子大厦举办“杨之光画展”,获得纽约国际文化中心颁发的“中国画杰出成就奖”。
5月,在美国康州格里菲斯艺术中心(Griffis Art Center)举办第二次“访美新作展”。
9月,台湾台北隔山画馆举办“杨之光游美写生展”。
10月,新加坡国家文物馆举办“杨之光访美新作展”。
应聘为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体育美术促进会顾问、泰国泰华艺术协会海外顾问。
个人传记收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国际名人录》(1990—1991)。
62岁
3月,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杨之光访美新作观摩展”。
《广州日报》发表文章《我就是我》。
《羊城晚报》发表文章《同源·同理·同行——观广东画院画家书艺展》。
63岁
1月,台北隔山画馆举办“杨之光鸡年吉展”。
3月,台北国风出版社出版《中国风采(一)·当代杰出画家杨之光》大型画册。
6月,“杨之光画舞专题展”先后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台北隔山画馆展出。
12月,美国洛杉矶汇一画廊举办“杨之光、鸥洋画展”。获得美国加州及旧金山市政府荣誉奖状。作品《不灭的明灯》参加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展览”。
教学论文《扭在一起锻炼——国画系人物画科贯彻“四写”教学体会》被收辑于《中国画教学研究论文集》。
64岁
5月,作品参加广州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展”。《解放日报》刊登为祝贺该报创刊45周年而画的《西班牙舞》。
8月,游欧洲意大利、法国等八国,创作一批新作。作品《孔雀舞》在台湾获得“华夏艺术国际展”金奖。《羊城晚报》发表作品《长绸舞》。
9月,应美国洛杉矶艺术家雅集会及华人美术学会邀请,在美国洛杉矶举办学术报告及示范讲学。
65岁
1月,作品参加台湾隔山画馆主办的“贺岁画展”,在台北、高雄等地展出。
3月,台北快雪堂举办“杨之光画展”。
7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速写集》。
10月,中国美术馆举办“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1954—1994)”。展出期间举办“杨之光艺术研讨会”。台湾国风出版社出版《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作品精选》。《解放军报》发表文章《谈〈浴日图〉》。
11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杨之光四十年回顾展(1954—1994)”。展出期间举办“杨之光艺术研讨会”。
12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之光四十年回顾文集》。
66岁
2月,《当代广东》第二期发表写于1967年的《牛栏日记》。
作品《吴作人先生像》参加“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获优秀作品奖,编入该展览作品集。
11月,传记入编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12月,应邀访台,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大型个展,向纪念馆赠送新作《国父孙中山画像》。访台期间应邀在台湾师范大学讲学。
67岁
1月,担任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风云杂志》发表作品《默默耕耘从不悔,改天换地一功臣(牛)》。《速写》第二十期发表文章《速写:我的生命》。
6月,捐赠作品180件给中国美术馆。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为这批作品举办捐赠仪式及专题展览。文化部颁发“爱国义举”奖状进行表彰。
代表作《一辈子第一回》、《雪中送饭》、《矿山新兵》、《石鲁像》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画”卷。
9月,传记入编《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华人物大典》。
12月,被聘为《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编委会顾问。“杨之光教授家庭画展”在广东茂名市举办。
捐赠作品67件给广州美术学院。捐赠作品232件给广东美术馆。两批捐赠作品分别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和广东美术馆展出。
68岁
1月,作品《藏族女教师》入选“时代风彩全国写生画展”。作品《毛泽东在农讲所》参加中国革命博物馆主办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展”赴美展出。
捐赠作品635件和一批艺术档案资料给筹建中的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广州美术馆举办了“杨之光捐赠作品展”和捐赠仪式,并授予“感谢状”。
2月,完成巨幅作品《浴女图》。
7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女人体水墨写生精选》。
8月,完成大型作品《舞蹈人物长卷》(长25米,高69公分)。作品《白孔雀》参加广东省抗洪赈灾募捐。
12月,广州华艺廊举办“杨之光自选精品展”。传记编入中国认识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
入编《中国美术选集》(1978—1998)、《美国亚洲名人录》(ASIAN AM-ERICAN WHO’SWHO)(1990)。传记编入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
篆刻作品四件入选《当代篆刻家大辞典》。
应聘为泰中艺术家联合会顾问。
69岁
1月,作品入选刘朝晖主编的《世纪之光》画集。完成歌颂解放军抗洪英雄的大型作品《九八英雄颂》。
2月,广州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馆联合出版《让艺术回到人民当中——杨之光捐赠作品纪念文集》。
代表作《一辈子第一回》、《雪夜送饭》、《矿山新兵》、《石鲁像》等入选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名画》大型画册。
3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聘为《中国画三百家》展览顾问。作品《蒋兆和像》编入《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外文版画册。传记编入《美国世界名人录——20世纪之世界光芒》人物篇。
5月,《美术》刊登《九八英雄颂》及刘曦林 评论文章《抗洪题材及其他》。
8月,《九八英雄颂》入选建国5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藏杨之光作品陈列》在该馆展出。
担任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
11月,作家伊妮撰写的《拥抱美神——杨之光传》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2月,把《九八英雄颂》捐赠给建设中的广州艺术博物院。
2000年 70岁
广州艺术博物院建成,特设“杨之光艺术馆”陈列其作品。
2002年 72岁
创办“杨之光美术中心”,总部在广州番禺区。
2003年 73岁
广州美术学院举行“杨之光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并举办“杨之光教授师生作品邀请展”。
2010年 80岁
荣获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2011年 81岁
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画院院士。
2013年 83岁
荣获中国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2015年 85岁
“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岭南画派纪念馆展出。
2016年 86岁
5月14日,因病在广州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