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 〉教育活动

2020年国庆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0-10-12 11:21:00

广州艺术博物院2020国庆活动总结

2020年中秋恰逢“十一黄金周”,双节同庆。为满足公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广州艺术博物院主要推出了“领异标新——清代扬州画派精品展、“文心书意——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千字文书法展、“生命的辉煌——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暨《赖少其全集》出版作品文献展”、“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时代记忆——院藏红色题材佛山剪纸展”以及“火红的岁月:院藏杨之光笔下的工农兵题材作品展”等13个展览。同时,广州艺术博物院打造了一系列彰显艺博特色的“与古同游——古代文人生活初体验”系列活动,让观众置身于清雅、优美、宁静的空间环境,沉浸在古与今的艺术世界当中,过悠闲自得的慢生活。中秋国庆期间,我院共接待观众12178,其中有500余人参加了“与古同游——古代文人生活初体验”系列活动。

  10月1日下午,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展了“彩灯贺佳节”亲子活动,以花卉为主题,用折纸、双面胶、编绳等各种材料,制作出独具创意的灯笼。让大家了解中秋佳节的由来和民俗文化的意义,在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亲子关系。

10月1日晚,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了 “清音妙墨”中秋雅集活动。活动以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箫、琵琶、箜篌的演绎为主,结合本院馆藏古代绘画展示,在“听国乐、品国画”的文化氛围中来触摸我们中华文化的饱满底色,也在品鉴传统音乐与绘画的精神内涵中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10月2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小棋王”专场青少年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如火如荼。琴棋书画是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活动现场,老师通过与大家下指导棋的形式,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围棋技艺以及围棋深厚的文化意蕴的了解。

10月3日上午,恰逢 “文心书意——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千字文书法展”在展,广州艺术博物院冯清远副院长以展览为基础,开展了“清风雅逸,以扇会友”——扇面书写活动。冯清源副院长讲解了书法书写的基础知识,通过此次活

动,大家了解了扇面文化的历史,学习了扇面书写的技巧,激发了大家学习书法的兴趣。

10月4日,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刘镇老师带领观众走进“文心书意——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千字文书法展”,为观众解读展品,分享千字文的故事,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现场,刘镇老师还为大家示范千字文书写,并赠送给活动参与者。

10月5日,为配合“领异标新——清代扬州画派精品展”,广州美术学院陈衔副教授作了一场题为“古代文人的生活与绘画”的讲座。讲座从对庄子思想的扼要介绍,到直接受庄子影响形成的魏晋士人的“怪诞生活”,再到后代绘画中发挥的“独钓寒江雪”的山林野趣,让我们能跳出现代人的思路,理解古代的生活和绘画意味。

10月6日,广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关山月中国画学院黄健生院长,以读诗看画、看画品诗为主题,为观众讲解诗画的融合,使人在看画中品诗,读诗中赏画,充分享受这种艺术之美。

10月7日,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研究生导师吴慧平老师,以我广州艺术博物院《文心书意——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千字文书法展》的藏品为例,对藏品的书法艺术特色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千字文》中所出现的重字现象。由此,也与听众分享他在书法教学和书法普及教育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10月8日晚上,我院举办了听琴品茶专场活动。由岭南琴人李德荣先生为观众解读古琴斫制的奥秘,以及古琴悠远的历史背后所蕴含的深厚人文情怀。当日所选用的茶叶饼茶之上压印了“红棉”的图案,在岭南著名画家陈永锵创作的木棉背景下,在琴声相和中,茶与画更加相得益彰。